床上起身困难、厨房吊柜取物费力、卫生间地面湿滑……这些看似寻常的居家细节,却是许多老人日常生活中的“隐形障碍”。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如何让长者在家中安全、舒适地养老,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
今年4月起,上海市将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补贴从每户最高3000元提高至5000元。政策升级的背后,是对老年人“原居安养”需求的深度回应。在普陀区,一场场沉浸式、场景化的适老化改造体验活动走进社区、商场甚至街头,通过政企联动、科技赋能,让适老化改造从“纸面政策”变为可感可及的温暖实践,真正打通居家养老的“最后一米”。
智慧房车开进社区
沉浸体验消除顾虑
近日,一辆特别的“智慧房车”驶入普陀甘泉路街道休闲街,吸引了不少老年人驻足体验。这辆适老化改造全场景体验车打破了传统政策宣传的局限,将智慧卧室、智慧厨房和安全卫浴三大核心场景“搬”到了老人身边,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直观感受适老化改造带来的安全与便利。
“这个床一按就起来了,再也不用喊孩子帮忙了!”体验过电动护理床的赵阿姨连连称赞。而在智慧厨房区,语音控制的升降橱柜让年近八十的王老伯感慨:“说句话柜子就下来了,我这老胳膊老腿也轻松了!”现场还有智能感应灯、无障碍卫浴等设施,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细致关怀。
作为参与企业之一,上海天与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表示:“过去我们靠发宣传单、办讲座,现在让老人亲手操作体验,他们更容易理解适老化改造的实际价值。”这种“体验式宣传”的做法,有效消解了老年人对改造工程的陌生感和顾虑。许多老人从最初的观望犹豫,到主动询问改造政策和补贴标准,甚至当场预约上门评估,真正实现了从“看到”到“用到”的转变。
“适老化改造不仅优化了老人的居住环境,更是对长辈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尤其让老人感到安心的是,改造并不一定需要“大动干戈”:通过地面防滑处理、加装扶手、智能感应灯、紧急呼叫系统等“微改造”,就能显著降低跌倒等意外风险。
辅具快闪深入街镇
实景样板普惠长者
今夏,由普陀民政主办的“适老好生活 盛夏辅具节”社区快闪活动走进多个街镇,融入丰富科技元素,惠及众多老年家庭。活动现场,老人们积极参与“轮椅驾校”,学习电动轮椅操控技巧;“一键通”等智慧服务场景也迎来全面升级。新型防跌倒与睡眠监测等智能感知设备可实时采集健康数据,同步推送至紧急联系人,让子女能够远程掌握父母健康状况,安心无忧。现场,适老化改造服务商云捷建筑以及舜韵建设,分别展示了其在居家安全与便捷生活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受到社区居民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作为2025年“政府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