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诺 任薇 袁琴英)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发布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的通知》,公布94个典型案例。枝江市马家店街道办事处申报的《筑梦银龄家园 共绘乐龄画卷——多元化服务促老年人社会融入》入选“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典型案例。
马家店街道现辖6个村、15个社区,国土面积62.1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7291人。目前,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29290人,老龄化率30.1%,其中80岁以上老人2971人,占比3%。面对日益凸显的老龄化问题,马家店街道积极探索,创新推出“适老化改造 + 服务升级”双轮驱动模式,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全方位提升老年群体生活品质。
在适老化改造方面,街道聚焦老年人出行与居住安全,通过优化出行设施、完善休闲健身配套、推动老旧楼房电梯加装、改善社区居住环境等举措,打造便捷生活环境。目前,社区老旧楼房成功加装电梯111部,新建无障碍设施通道38处,有效解决高龄居民“上下楼难”“出行难”问题。
服务升级则聚焦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情感慰藉,街道着力构建“15分钟助老服务圈”。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等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7个,新建幸福食堂14家,实现城区全覆盖,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服务;另一方面,开设乐器、舞蹈、非遗剪纸等课程,为老年人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近百位老人踊跃参与,在课程学习中重拾爱好,拓展社交,既丰富了精神世界,也促进了代际互动,让“乐龄生活”真正可感、可及、可参与。该案例所形成的“枝江经验”,也为全国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扎实推进,不仅需要基层街道的探索与投入,更离不开严格的监督与保障。“适老化改造安装的防滑扶手、感应夜灯救了急,现在起居方便多了!”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枝江市纪检监察干部,七星台镇沈家店村高龄老人李爷爷对家中新安装的适老化设施赞不绝口。
此前,枝江市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一些残疾、失能老人家中未安装防滑扶手、感应夜灯等必要适老化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群众反映强烈。
针对发现的问题,枝江市纪委监委立即启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压紧压实民政部门责任,督促其实地勘察特殊困难老年人居住环境,为每户老人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如今,全市已完成74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群众满意率显著提升。
在推动问题整改的同时,枝江市纪委监委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适老化改造从对象评估到政策落地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确保每笔改造资金精准使用。同时,督促民政部门从制度设计、技术赋能和群众参与等维度持续发力,推动适老化改造工作规范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