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给老人翻身、喂饭也能比出‘冠军’!”10月31日,2025年江苏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南京闭幕,无锡九鸿颐养院“95后”护理员徐露露获得养老护理员赛项一等奖。这位笑容温婉的姑娘,用扎实的技能和富有温度的服务,打破了人们对养老护理岗位的传统印象,展现了我市养老护理人才的良好风貌,是无锡大力推进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表现。
徐露露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的,她坦言,这个专业是爷爷为她挑选的。老人觉得,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个行业很有前景。她毕业后,在安徽做了一年一线护理员,到无锡后,从事了两年多护理员培训工作。“我经验不算特别多,要做好这项工作,还是得去一线。”近年,徐露露又回到了一线护理员岗位,同时还兼做一些集团内部的培训工作。她表示,一线的工作让她收获许多。比如,按照学校所教授的知识,给老人做口腔护理需要用16个棉球。但在实际工作中,她发现把纱布裹在手指上,会比棉球清洁得更干净,且随着适老化产品的增多,海绵型牙刷是更好的选择。所有的护理工作都要与时俱进,在服务上更周到,才能让老人感觉更舒适。
在这次江苏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许多考题也同样体现了这种理念。比如一道理论题,要求为一位有睡眠障碍的老人设计一个照护方案。要答好这道题,不仅要关注老人睡不好的问题,还要关注其背后隐藏的心理情绪、家庭经济等问题,了解实际原因。再比如实操场景中,一位老人正在床上抽烟,除了要关注火灾的风险,更要注意沟通技巧,让老人能够愉快地接受不能卧床抽烟的理念。
此次比赛中,徐露露发现,“90后”是主力,“00后”的年轻人也已出现在比赛现场。在与同行交流时,她了解到,业内一些年轻人已经能够拿到1万元左右的工资,行业的薪资有吸引力,这也是年轻人愿意进入养老行业的原因。徐露露表示,前些年家中一些亲友也有过反对的声音,常质疑:“20岁出头的年轻人去伺候老人,能有出息吗?”可现在,她入行几年,已手握多个养老行业内的证书,比赛屡屡获奖,这让她有了发展的信心,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被认可的,“我经常会很骄傲地说,我是做养老的!”
无锡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无锡始终重视提高养老护理员等技能人才水平,健全“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实习实训”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无锡开放大学、市属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院)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持续强化专业服务人才供给。今年3月,无锡市民政局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锡心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连续两年在省内率先推进老年助餐员培训项目,同步开展高级养老护理员等多项培训。在落实好补贴激励政策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员等给予500元—10000元一次性岗位补贴,对连续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满一定年限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给予3.6万元—6万元一次性入职奖励,建立每月最高800元的特岗津贴制度,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养老服务行业中来。
(晚报记者 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