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养老服务评估师(SCO)统一考试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发展的优化路径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发布日期:2025-11-20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压力日益加剧。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社区嵌入式养老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作为一种规模适度、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养老模式,以其“离家不离亲”的优势,正成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政策不完善、人才不充足、社会认知不全面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发展优化路径。

  一、加大政策扶持,加强监督管理

  鉴于目前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政策标准尚不统一,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结合成功试点的发展经验,逐步完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扶持,不断提高政策效能,以良好的制度环境支撑养老服务的有效发展。例如,进一步完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在场地建设、设备设施等方面的补贴制度,增加新兴医养服务的财政补贴,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缓解企业投资压力。同时,突破医养结合瓶颈,深入推进医养康养资源整合,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加强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有效评估。对养老机构进行严格资质审核,积极吸收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在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制定相对具体详细的评价标准。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进行有效评估。

  形成多方联动的管理模式,确保养老机构在规范有序的状态下运作发展,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素养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有效提升的重要措施。要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康养院校等加强对养老专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落实院校设立涉老相关专业奖补、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奖补等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学习涉老专业和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定期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推动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人才合作机制,鼓励医生、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提供服务,促进人才共享。

  通过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感和职业归属感,提高他们尊老爱老敬老为老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真正使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热爱养老事业,且具备道德高、专业精、服务好等良好品质,从而干得好、干得长、干得稳,以便切实打造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三、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认知

  加大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宣传,引导公众客观认识、正确评价这一新兴养老方式。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运用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在社区宣传栏张贴海报和举办宣传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正面宣传当前养老模式的创新发展和良好成效,增强公众的认可度和支持度,鼓励引导老年人试住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同时积极为公众答疑解惑,让公众充分认识到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的优越性,深化对社区嵌入式养老的价值认同,逐步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

  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可以结合机构自身发展和特色服务进行有效宣传。例如,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知名度和认可度;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参观体验、短期试住等方式,提高居民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打造线上智慧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有效传播机构简介,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的社会认识度和影响力。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模式,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广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是积极应对养老压力的有效途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应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和体系增效,进一步强化智慧养老的应用,深化医养康养融合,促进业态创新发展,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心、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

  李青青 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