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养老服务评估师(SCO)统一考试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养老规划精心 金融服务暖心

来源:长沙晚报|发布日期:2025-11-07

  养老关乎万家幸福,也考验着金融服务的温度与智慧。面对日益迫切的养老需求,金融机构该如何破题?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以下简称“湖南建行”)以《湖南分行养老金融行动方案》作答,依托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金融生态“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国有大行服务银发经济的可行路径。

  全周期陪伴,让养老规划“早一点”

  “听了建行的‘养老第一课’,我才明白养老金不能退休后才考虑,规划要趁早!”今年3月,在长沙的一次宣讲会现场,不少市民在建行工作人员指导下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539个网点联动,超3000名客户现场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这场遍布三湘的“12333咨询日”活动,正是湖南建行深耕养老金金融的生动缩影。

  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该行绘就了清晰的“养老财富地图”:在资金积累期,做大个人养老金及社保卡双账户,做优养老产品体系,打通“养老投教—养老规划—资产配置—产品优选—长期陪伴”财富管理链路;在资金使用期,则创新产品、搭建场景,致力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养老综合解决方案。

  该行还常态化开展“养老中国行”系列活动,走进机关、企业、社区与高校,把养老投教、账户开立、产品配置等一站式服务送到市民身边。截至目前,该行企业年金管理规模达46.9亿元,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160万户,社保卡发卡量375.39万张,以专业守护兑现“老有所养”的承诺。

  标准共建,为养老产业“添把火”

  产业化是养老发展的大势所趋。湖南建行已走在行业前列——截至目前,该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60.46亿元,位列全国建行系统第一。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湖南建行深度参与养老产业标准建设的创新实践。该行与省民政厅签署战略协议,以科技赋能共建"安心养老平台"。合作中,湖南建行不仅在全国首创养老机构等级线上评定功能,更独家承接民政部相关课题,创新打造资金监管场景。目前,该行已实现全省市州100%入围养老预收费存管银行资格,为264家养老机构筑牢资金“安全网”。

  升级改造,跨越养老“数字鸿沟”

  “真的很方便,再也不用赶早排队了!”现在,每到退休金发放日,长沙的张阿姨从容了许多。这得益于湖南建行官微的“在线取号”功能,让她可以实时查看排队进度,合理安排前往网点的时间。

  这仅是该行跨越“数字鸿沟”的举措之一。从智能机具的“银发模式”,到手机银行的“极简界面”,一系列适老化改造让老年客户轻松融入数字生活。

  线下服务同样浸润着关怀。该行设立了“六个一”银发服务机制:一个爱心窗口、一套便民设施、一条绿色通道、一支服务小队、一套应急方案、一项延伸服务;同时推行“三慢三快”工作法:放慢语速、放慢流程、放慢节奏;加快响应、加快创新、加快关怀。

  如今,老花镜、放大镜、手写数字贴等已成网点标配。该行540个网点均完成基础适老化改造,26个网点通过适老化国标认证,爱心窗口与上门服务“绿色通道”已全覆盖。该行还累计开展“银发港湾课堂”近三千场,提供上门服务超千次,“颐养港湾”平台注册用户突破180万人。

  构建生态圈,把养老事“串成链”

  养老金融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开放共赢的生态圈。湖南建行整合政府、企业等多方资源,以“智慧食堂”为底座,联通政府服务、机构应用、个人服务和运营管理等,开发“智慧养老食堂综合服务平台”。平台主动对接民政部门,自动匹配助餐补贴,让老人在社区老年食堂就餐“一键”打折。

  在湘潭市雨湖区和平街道科大北区的社区食堂,每到饭点前来就餐的老人络绎不绝。“附近有湘潭养老康复中心及多个住宅小区,老龄人口密集。”雨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依托民政系统认证信息,支持刷脸、扫码等便捷支付,切实满足了老人的日常就餐需求。

  目前该模式已在全省推广,累计上线145个老年助餐点。老人刷脸支付即自动核销补贴,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真切感受到惠民政策的温暖。

  耕耘数载,硕果渐盈。从荣获总行“安心健养”协同营销先进集体,到摘得人民银行2024年度金融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湖南建行在养老金融领域留下坚实足迹。未来,该行将持续深耕,为湖南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