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院、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数智居家、智慧食堂、手机养老服务平台、短托养老、送餐到村、跨省食堂……养老是民生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发展养老新模式,养老服务不断创新、更加暖心,助力描绘“最美夕阳红”。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人。如何为老年人群体做好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我国老年群体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用心用情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依,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科技赋能,让养老服务更智慧、更便捷。在上海,“智慧”养老院让服务更有温度,“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让优质医疗资源“直通”养老院;在浙江绍兴,“数智居家医养服务体系”依托物联网与数字技术,让老年人在家中也能享受24小时的健康监测、远程问诊和紧急救助服务;在甘肃兰州,刷脸支付、AI营养师、炒菜机器人等重新定义日常用餐,手机养老服务平台集中解决下单买药、缴费、维修等生活难题。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更迭的智慧手段和全国各地的智慧养老探索实践推动养老服务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辅助型转变,不断丰富老年人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场景。
为老适老,让养老服务更优质、更暖心。居家适老化改造期间,老人的生活起居难免会受到一些影响。上海普陀区将适老化改造与短托养老服务精准匹配,解决实际难题;江西萍乡构建“中央厨房+统一配送”服务体系,在做好膳食搭配、营养均衡的基础上,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通志愿者送餐入户服务,让更多老人享受到了“一顿热饭”的幸福;浙江衢州市常山县球川镇的“幸福食堂”更是打破省界限制,让浙江和江西两省的老人都能享受到实惠可口的饭菜。精准服务破解居家养老痛点,区域协作织密养老保障网络,养老服务供给从“有”向“优”升级,温暖银发生活每一刻。
养老,事关“银发族”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心、舒适的养老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凝聚各方合力。当科技赋予服务温度,当创新回应民生关切,养老服务新实践加速重构银发生活的质量维度,一幅“最美夕阳红”的温暖图景正徐徐展开。(吴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