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浙江金华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130.95万。发展银发经济,是满足老年群体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在前期深入调研基础上,日前,金华市政协以“培育银发经济,抢滩消费新蓝海”为主题开展专题协商。
“金华现有133家养老机构,床位约2.56万张,收住了1.3万老年人。”市政协委员、浙江恒霁律师事务所主任贾旭东认为,要聚焦市场化需求,合理布局中高端养老服务设施,积极招引一线康养品牌,推动养老服务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
“正在谋划的婺城颐养中心将设置医疗床位300张、养老床位500张,建成后将补齐市区高端养老短板。”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在市本级12个老年人高密度社区,将打造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就便提供“三化六场景”服务。
在市政协委员、奥特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豪看来,金华银发产业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仍呈现“小散弱”,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他建议加快推进“康复辅具智造产业园”建设,引导相关企业集聚。
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目前正联合高校开发智能康复设备,突破轻量型车架、生物传感器等“卡脖子”技术。
银发经济已不局限于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还涵盖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市政协委员、市新闻传媒中心品牌运营部负责人陈捷建议,针对不同老年群体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建构摄影剪辑、时尚生活、禅修养生、康养旅居等方面的银发社交平台,培育接地气、有温度、可持续的银发社交生态圈。
“要让金华成为银发族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长三角旅居首选地。”婺城区政协委员、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教育督导与评估中心主任谭春霞提出,整合康旅资源,做好全域规划,打响“颐养金华”品牌。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打造以磐安康养和武义温泉为两核,串联浦江书画文化、义乌国际购物、东阳影视体验等节点的“浙中康养走廊”,推动金华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银发旅游目的地。
市政协主席叶卫红说,发展银发经济是激活内需、培育新动能的重要途径,政协委员要主动作为,强化监督促落实,回应需求优服务,主动宣传浓氛围,为推动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贡献智慧力量。
编辑:周佳佳